(5)约束条件:本站墙体厚度为800mm,属于大
体积硷。由于大体积硷的比表面积小,从表面散发的水化热也少,所以温度上升很多,内部硷近似处于绝热状态,温度上升大致与单位水泥用量成正比,构件尺寸越大,浇筑时温度越高,则温度上升越多,且上升越快。上升了的温度开始下降时,硷将产生温度收缩,但由于受周围边界约束,于是便产生拉应力,这种拉应力大于硷的抗拉强度时,便出现裂缝。本站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侧墙结构硷五个方向均受到边界旧硷的约束(约束度K约为0.6 ~0.7)因此约束条件对硷开裂影响很大。
3、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待混凝土浇至快易收口网稍后一点,利用振捣棒的振捣使混凝土流向快易收口网,既可减少快易收口网所受冲击荷载,又可保证快易收口网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
(2)应保证混凝土通过快易收口网的每个网眼,又要避免过振,振捣棒不宜在距快易收口网450mm范围内振捣,尽量减少混凝土浆沿网眼流淌。
(3)随时抽排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泌入后浇带的水分,以免泌水将波纹状混凝土断面冲平,不利二次浇筑接搓。
4、综合评价:
(1)除基础筏板外,在人防层顶板,后浇带墙板等部位均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接搓规矩,无须清凿,效果良好。
(2)筏板后浇带混凝土只需取掉封闭竹胶板即可浇筑,内无杂物,无须二次拆除模板,节省人力,缩短工期,快易便捷。
(3)使用快易收口网与软质铅丝网经济成本相差不大,若考虑人工清凿,拆模等因素,快易收口网略便宜于软质铅丝。
(4)由于其构造特性,网眼上有斜角片,斜角片嵌在硷内,使后浇带硷新旧界面形成楔形塞,把硷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取消了筏板内水平止水钢板的支设,且由于它的永久性和密闭性,彻底解决了后浇带模板的拆模和漏浆问题。
(5)快易收口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永久性模板,它的合理使用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处理会带来良好的质量效果及社会效益。
5、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1)硷配合比:将普通425#水泥改为普通525#水泥,并将水泥用量从350kg/ m3降为316kg/ m3,且掺入67 kg/ m3粉煤灰来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这样在水化热高峰期(第5天),硷内部最高温度:为52 °C,比原配合比降低16 °C,而且掺用粉煤灰可避免硷内部水化热高峰,这是由于粉煤灰在此过程中的吸热作用。硷的内外温差只有20 °C,小于临界温差25℃。
(2)降低原材料温度,控制硷入模温度。
(3)桩间硷填平:将围护桩桩间用砂浆找平,并刷隔离剂将侧墙结构硷与围护桩分开,减少围护桩对新浇侧墙硷结构的约束。
(4)侧墙与板交接部位的“坎肩”施工:原方案考虑硷浇筑的密实性,只在侧墙与中板及顶板相接处设一假“牛腿”,现将原方案的假“牛腿”改为通长灌注“肩”,“坎肩”硷相当于一条后浇带,宽0. 5,并预埋注浆管,施工方法是:当下层硷快初凝时,即当下层硷颗粒沉降收缩快结束时,再灌注“坎肩”硷。“坎肩”硷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当硷灌注24小时后,可注水泥浆,将“坎肩”部位内的空隙填满
(5)延缓拆模时间:应在6天后才能拆模。拆模时,应边拆边在硷表面喷涂养护剂,防止硷表面因失水收缩导致裂缝产生,并立即挂帘保温使硷降温速率控制在1.5 °C/天左右。严禁拆模后立即洒水养护,造成硷急剧降温而产生裂缝。
(6)酉己筋率:设计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尽量使用小直释、密间足斤钢筋
6、总结:
地下结构为了防水,将硷的抗渗强度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往往单方面要求其水泥用量不得低于多少来保证其抗渗标号,而忽视了因水泥用量过多,硷内部温度增加而产生温度应力使硷开裂所造成的危害,其实在硷设计抗渗标号为S8一S12:时,只要掺入一定的外加剂如粉煤灰等,即使水泥用量控制在300 kg/m以下,其抗渗强度也很容易达到S12。因此在地铁等需要防水的地下结构设计中应同时兼顾抗渗与裂缝控制,不应单从抗渗要求提高水泥用量,同时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裂缝产生。